界面新闻记者 | 宋佳楠
10月29日,界面新闻获悉,BOSS直聘发布《刷单骗局与倒卖简历整治专项公告》,披露了针对诱导求职者参与“网络刷单”、骗取钱款及倒卖简历等违法行为的治理进展与典型违法案例。
2025年第三季度,BOSS直聘通过“技术巡检+人工复核”机制,永久封禁涉刷单诈骗可疑账号近2万个,其中80%由系统主动拦截。安全团队向公安机关提供经核查的诈骗团伙线索,协助破获案件6起,抓获嫌疑人144人。
公告指出,不法分子为牟取利益,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“正规HR兼职”“招聘软件老用户有偿聘用”等信息,招募在职HR充当“简历贩子”,将日常工作中从各招聘渠道获取的求职者信息向灰黑产转售。个别在职HR受到诱惑参与。

根据公告提供的典型案例,某公司主营业务为骑手、短视频橱窗带货。李某负责管理其招聘账号。李某将正常招聘过程中获取的简历,以3元一条的价格售卖给了在网上结识的黑产人员,获利2万余元。李某当前已被属地公安机关立案调查。
在招聘平台上,通常招聘者想获得求职者的附件简历、联系方式等,都需要经过求职者的同意。因此黑灰产往往需要有批量化获取求职者简历的方式。也有不法分子打起了普通求职者的主意,发展“简历工具人”。

某团伙以“兼职”为名招募求职者,向求职者提供正规营业执照、对公账户、公章等材料,让求职者注册实名招聘账号,发布虚假职位,并将获取的求职者简历发给“老板”。“老板”收集简历信息后向黑灰产出售牟利。据警方提供的信息,涉事团伙获利7万元,现已被抓获。
当前黑灰产违法行为呈现出“隐蔽化”“职业化分工”的特征。体现为,在社交网络上招募“工具人”,在招聘平台上获取线索,转到第三方软件沟通,再到不明APP或电商平台上进行刷单或开展其他诈骗活动。

BOSS直聘安全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,黑灰产在发展“简历工具人”过程中,往往会使用“兼职”“副业”等具有较强的迷惑度的表述。尽管“简历工具人”从绝对值和占比上都属于极少数,但其潜在危害大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识别求职者被诱导充当“简历工具人”的场景下,AI模型第三季度的识别准确率已超过80%。
公告中,BOSS直聘重点提示了近年来较为普遍的新型刷单骗局——不法分子通过灰黑产渠道获取求职者信息后,通过短信/邮箱发送“面试邀约”,诱导求职者“线上试岗”,试岗内容为下载不明软件后充值刷单。
BOSS直聘相关负责人称,为了尽可能“延长账号使用时间”,不法分子会尽力诱导求职者离开招聘平台到第三方平台上进行沟通,绕开平台监管。 他建议求职者尽量通过招聘平台或官方渠道与招聘方沟通,不要相信不明来源的邮件、短信或电话,特别是自己没有投递某公司却有面试/入职邀约。
如果招聘方执意要到第三方平台上沟通,可通过平台交换联系方式。一方面能够核实第三方平台上的“沟通对象”确系平台上的招聘者,另一方面如果后期出现纠纷,有利于求职者第一时间发起举报。
除发布上述公告外,今年9月,BOSS直聘还曾发布《招聘者违规行为专项治理进展通报》。该通报中表示,对平台内隐晦色情岗位、沟通中对求职者性骚扰,以及脱离平台后,在面试环节引导求职者转向色情岗位,或在其他平台沟通中存在违规性骚扰行为开展专项治理,6-8月已累计封禁账号2000个。
Fin头条



